新型抗病毒靶向新药用于鼻咽癌

时间:2020-05-20 07:55:41 来自:仰和健康

由香港浸会大学(HKBU)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型抗Epstein-Barr病毒(EBV)药物,该药物可以选择性地破坏EBV产生的病毒蛋白,从而导致该病毒引起的肿瘤缩小。它是第一种成功靶向病毒并以此方式干扰其在肿瘤细胞中潜伏期的试剂。

从潜伏期重新激活EBV的策略是鼻咽癌(NPC)治疗的新趋势,一些非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最近已进入一期或二期临床试验。我们的新药代表了第一种特异性靶向药物,可破坏单个病毒蛋白并有效地从其潜伏期重新激活EBV。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EBV感染可导致癌症

EBV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它已经感染了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

人类的免疫系统通常可以有效地抑制EBV活性,但是在某些人中,病毒继续存在于人体中,并成为许多癌症的危险因素,例如移植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T / Natural杀伤细胞淋巴瘤,一些胃癌和NPC-在香港和华南地区非常流行。

为寻找与EBV相关的癌症的新疗法,由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主任黄家良教授组成的研究小组;浸大生物系教授麦乃琪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龙康乐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学与化学技术系研究助理教授姜立军博士开发了一种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令人鼓舞成果的新型药物。

新药结合并破坏重要的EBV蛋白

EBNA1是在所有与EBV相关的肿瘤细胞中表达的病毒蛋白。EBNA1在维持病毒基因组和EBV感染的肿瘤细胞增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小组构建了对EBNA1蛋白具有更高亲和力的新型肽药物,从而导致EBNA1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因此,肿瘤细胞将停止增殖并最终死亡。

此外,研究还表明,一旦与EBNA1或其金属辅因子结合,该新药就会发出独特的响应性荧光信号。成像结果表明,该药物可以进入EBNA1所在的EBV感染细胞的细胞核,以抑制其生长和分裂。它也有可能应用于人体肿瘤细胞成像。

重新激活EBV

EBV感染后,病毒可以建立潜伏感染,隐藏在被感染的细胞中,并促进肿瘤细胞的致病性发展。破坏EBV潜伏性并诱导EBV裂解周期是控制EBV相关恶性肿瘤的当前策略之一。结果,被EBV感染的细胞将死亡,并被免疫系统清除。研究小组发现,该新药可通过破坏EBNA1来重新激活EBV裂解周期,并为治疗NPC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小鼠模型中测试新药

该研究小组通过将这种新药注射到患有EBV阳性鼻咽肿瘤的重肿瘤负荷的小鼠体内,在动物模型中对其进行了测试。这种新药可以使治疗组小鼠的体重恢复到健康水平,并且可以在70天内完全缩小肿瘤。治疗组的存活率也显着提高至86%,而未经任何治疗的对照组的存活率仅为6%。

黄家良教授说:“这一发现为开发用于治疗与EBV相关疾病(例如NPC)的疗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前进的道路

新药及其上一代已申请专利。基于这些专利,浸大的研究人员在大学技术创业支持计划的创业支持下,建立了浸大的衍生公司BP InnoMed Limited,新公司旨在进一步开发该药物并进行临床试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患者关注内容

相关资讯

常见肿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