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国家癌症中心专家发布中国23种癌症风险因素

时间:2020-03-31 08:18:32 来自:仰和健康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和陈万青在The Lancet.Global Healt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Disparities by province, age, and sex in site-specific cancer burden attributable to 23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23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具体可分为行为因素,饮食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及感染因素等5大类。

1

2014年,中国20岁或以上成年人中有1036004例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45.2%)可归因于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最高的地区是黑龙江,其次是广东,吉林和湖北,最低的是上海,西藏和新疆。

在癌症部位中,所有风险因素合并的PAFs(> 70%)最高的癌症是Kaposi肉瘤,鼻咽癌。 根据个人风险因素,男性全国最高PAFs是吸烟,HBV感染,低水果摄入量,饮酒量及PM2·5;女性是果实摄入量低,HBV感染,吸烟(尤其是二手烟),体重过重和HPV感染。 年龄特异性PAF的模式在性别和风险因素组之间通常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本研究中针对具体省份,针对性别和年龄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参考,为更有效地为中国各省的一级预防癌症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信息。

2

癌症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2017年有近221万人死于癌症,占我国所有死亡人数的24.85%。这一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增加,因为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以及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采用,例如缺乏身体活动和高热量食物的消费。

在高收入国家,早期诊断,筛查和治疗相结合,可有效增加某些癌症的人群生存率。但是,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包括高收入国家)对这些癌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限制性,这进一步限制了临床干预措施对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影响。

对癌症死亡率的最大影响因素包括环境,生活方式和感染等。因此,通过减少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风险因素的暴露进行一级预防,可以减少中国癌症的巨大和不断增加的负担。关键的一步是量化癌症死亡的比例,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避免对风险因素的暴露进行修改,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体癌症风险,并建立一个数据驱动框架,为国家和地区癌症控制计划提供信息,以实施更适当的癌症预防措。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估计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下称省)中成年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导致的癌症死亡比例。共分析了23种因素,可以划分了5大类:

3

中国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

行为因素4种: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饮食因素7种: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代谢因素2种:

体重超标、糖尿病

环境因素2种:

PM 2.5 污染、紫外线辐射

感染因素8种: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6种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 8 型(HHV - 8)

2种寄生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4

2014年,中国20岁或以上成年人中有1036004例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45·2%)可归因于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如上面总结的23种因素)。 风险因素最高的地区是黑龙江,其次是广东,吉林和湖北,最低的是上海,西藏和新疆。

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岁及以上男性可改变风险因素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和比例

在癌症部位中,所有风险因素合并的PAFs(> 70%)最高的癌症是Kaposi肉瘤,鼻咽癌,男性在Kaposi肉瘤,颈椎,口腔和咽癌,肝脏,喉和肺癌比例最高;女性在Kaposi肉瘤,宫颈癌,鼻咽癌,肛门和阴道癌最高。 然而,各省的癌症部位PAFs存在很大差异。

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岁及以上女性可改变风险因素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和比例

5

根据个人风险因素,男性全国最高PAFs是吸烟,HBV感染,低水果摄入量,饮酒量及PM2·5;女性是果实摄入量低,HBV感染,吸烟(尤其是二手烟),体重过重和HPV感染。 对于男性而言,除吸烟外,各省的五大风险因素显示出显著的异质性。 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因省而异,吸烟是六个省(黑龙江,天津,内蒙古,吉林,辽宁和安徽)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个省(西藏,上海和北京)的体重过重,七个省(青海,福建,甘肃,河南,宁夏,湖北和新疆)的HBV感染; 山西HPV感染,其余14个省的水果摄入量较低。

2014年,20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每个危险因素的省级癌症死亡比例

6

年龄特异性PAF的模式在性别和风险因素组之间通常是不同的。 行为因素的PAF在年龄较大的年龄组中较高,在50-54岁的男性和65-69岁的女性中最高。 对于传染性病原体,在30-54岁的男性和女性中记录的PAF较高,在35-39岁的人群中达到峰值。 饮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PAF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代谢因子的PAF在男性40-44岁年龄组和女性50-54岁年龄组中最高。

年龄特定的癌症死亡比例,可归因于男性和女性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总之,2014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可归因于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其中上海的应占比例是35·2%,再到黑龙江的52.9%不等。吸烟,感染和不良饮食是造成癌症总负担的最大因素。本研究中针对具体省份,针对性别和年龄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参考,为更有效地为中国各省的一级预防癌症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信息。

内容转自:北大-医学君

转自李心翔肛肠医生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患者关注内容

相关资讯

常见肿瘤疾病